线束加工标准定额包括下线定额、压接定额、 KOMAX定额、下线辅助定额,压接辅助定额,流水线爬坡定额,单板总装定额、检验定额及返修定额。特殊原因造成的停机、返修不包含在标准定额内,定额的测量可采用多人多次操作取平均值的方法:
1.定额的计算公式
7.5小时(标准工作时间)÷小时/件(测量平均值)=定额
2.各工序定额的制定方法
1)下线工序的定额制定
根据电线的截面积、长度来划分不同等级的定额制定时根据实际情况去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机速可参照下线机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下线捆扎完成放在挂线暂存架为止。
步骤:依据下料工艺卡调整机器参数→取原线→装线→首件自检→首件报检→批量生产完成→摆放到位→下线工序的定额。
2)压接工序定额的测量
压接工序定额根据端子的种类(链带或单件)、尾部大小来划分定额阶段。压接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机速可参照压接机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压接捆扎完成放在挂线暂存架为止。
步骤:依据下料工艺卡更换压接模具→拿取端子→拿取待压接电线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3) KOMAX定额的测量
KOMAX定额根据电线的截面积、长度、端子压接的多少来划分定额阶段,KOMAX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机速可参照KOMAX机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下线捆扎完成放在挂线暂存架为止。
步骤:依据下料工艺卡调整机器参数→依据下料工艺卡更换压接模具→拿取端子→拿取原线→取线头穿入电线孔内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4)下线辅助定额的测量
下线辅助定额根据电线的截面积,长度、特殊辅助材料的规格型号来划分定额阶段下线后需穿的辅助材料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辅助作业捆扎完成放在挂线暂存架为止。
步骤:依据下料工艺卡拿取辅助材料→拿取待作业电线→取材料穿入电线内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5)压接辅助定额的测量
压接辅助定额根据端子型号来划分定额阶段。压接后需要完成的辅助作业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辅助作业捆扎完成放在挂线暂存架为止
步骤:依据下料工艺卡拿取辅助材料→拿取待作业电线→取材料完成作业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6)流水线定额
流水线定额根据图号、月份来划分定额阶段,流水线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 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今开始,至装配结束为止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拿取物料→预装→上流水线的正常操作动作一百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7)总装定额
总装定额根据图号来划分定额阶段,总装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去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操作全部完成为止。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拿取物料→单板总装操作的规范操作动作一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8)导通检测定额
导通检测定额根据图号来划分定额阶段,检测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检测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检测完成为止,流水线检测结合流水线节拍合理安排检测人员。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核对导通检测数据→检测操作的规范操作动作一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导通检测定额表见附表9
9)外观检测定额
外观检测定额根据图号来划分定额阶段,检测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去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检测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检测完成为止,流水线检测结合流水线节拍合理安排检测人员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核对外观检测板→检测操作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10)附件安装定额
附件安装定额根据图号来划分定额阶段,附件安装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测量,测量工具为秒表。有效时间从附件安装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安装完成为止。流水线附件安装结合流水线节拍合理安排检测人员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拿取物料→附件安装操作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批量生产→最终检验
11)返修定额
返修定额根据图号、批次来制定定额,返修定额可根据实际返修部位的难易度去预算。有效时间从操作工接到工作指令开始,至操作全部完成为止。
步骤:依据工作指令拿取需返修线→依据返工方案操作的规范操作动作→首件送检一批量生产→导电性能检测→外观检验一包装入库
12)定额的变更
定额需要变更时,需由提出变更部门填写(产品定额更改申请表》,没有此表的定额不做调,工程师可根据申请原因做出具体的定额变更(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对此项定进行评审),由相关领导审批后将此表交与定额管理员。
13)定额表的填写,发放和管理
新增图号定额需填写定额管理表,将管理表上的所需内容逐项填写完毕,由使用部门确认签字,工艺主管答字方可生效,并交与定额管理员统一管理下发每月1号在(流水线定翻表》中填写本月的和坡定额,并在每月1号下发到使用部门其他的定额表有更改时更换,没有更改通知可长期使用
员工接到定额管理表后,先根据内容输入定额,填写更改通知单编号,并根据使用部门1的数量确定打印份数,交与工艺主管审批,首次定额填写技术文件分发单、更改定额填与工艺更改申请表和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并交与资料室下发。
工艺文件的更改要求:
工艺文件的更改要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更改的原则是简化工艺、保障过程质量、降低潜在质量缺陷发生的概率。
(2)工艺更改时应慎重评审,讨论更改的可行性和更改可能导致的后果。
(3)工艺更改影响产品的成本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4)工艺改进的目的就是提高过程控制的能力,加强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品质,进而提高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