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设计开发包含的内容
1.市场信息的收集
市场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及安全要求、参考车型及车型定位计划和量产信息、量产时间。
2.项目信息的收集
项目信息包括项目计划及时间节点、设计标准、设计职责、电线束系统设计、制造所需要的要求及技术规范(包含文件要求和质量要求)
3.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及技术交流文件与顾客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及技术交流文件。
4.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整车电气架构的设计在前期项目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电气功能的实现、整车的成本以及零部件的平台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定义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要求及性能目标
(1)电气系统设计路线
①采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拓展新的节点。
②新建一个电气架构
(2)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2)电气需求分析
电气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操作性需求分析。操作性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假想操作情形分析
②系统性能需求及其量化。
③假想用例分析图。
④不同功能模式和功能状态的分析
⑤系统边界划分。
⑥交互信息的定义
(2)功能性需求分析
3)设计功能分布
提供整车电气功能分布和布置方案报告。
4)设计电气盒功能分布
提供电气盒功能分布和布置方案报告
5)车型电量平衡分析报告
(1)包含各种工况下的计算方法。
(2)特殊玉况下电器工作的使用情况描述报告。
(3)用电量和时间关系的数值表。
(4)暗电流分析报告
(5)接地负载分析报告。
6)电线束划分图、电线束过孔位置图
整车电线束一般按照电线東所处的位置,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顶篷、车门、后备箱等位置将电线束划分为车头电线束、车身电线束、车尾电线束及门电线束四大类别。
(1)车头电线束:包括发动机舱电线束、前灯电线束、转向灯电线束、发动机电线束、发动机接地电线束、喷油油轨电线東、换挡机构电线束启动电机电源线电线束、蓄电池接地线电线束、发电机电线束等。
(2)车身电线束:包括仪表台板电线束空调电线束、安全气囊电线束地板电线束顶篷电线束等
(3)车尾电线束:包括后备箱电线束、尾灯电线束、倒车雷达电线束等
(4)门电线束:包括左前门电线束、右前门电线束、左后门电线束、右后门电线束、背门电线等当然,整车电线束划分方法有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如有些车型发动机为中置或后置,则发动机电线束、发动机接地电线束等就不属于车头电线束。同样,将尾灯电线束、倒车雷达电线束后备箱电线束等归为地板电线束的一部分,将空调电线束归为仪表台板电线束的一部分,将喷油油轨电线束归为发动机电线束的一部分也未尝不可。这里要强调以下几点。
①应参照整车装配工序要求及电线束走向、整车的位置图、电气盒安装位置及空间来划分电线束。
②由于安全气囊、安全带涉及驾驶员、乘员的人身安全,建议将安全气囊电线束独立出来,不与其他电线束合并为一条电线束,且在整车原理设评、电源分配生产加工运输装配等环节均单独考虑。
③提交电线束划分分析报告
④提供电线束对接件的布置方案及分析说明
⑤提供所有电线束主干和分支的尺寸报告和弯曲半径报告
7)电气布置
提供整车电气布置建议说明。
8)电气盒功能设计和开发
(1)电气盒功能定义。
(2)输入、输出信号定义。
(3)部件选择建议
(4)电气盒原理设计。
(5)电气盒3D数模
9)整车电气原理图设计
根据主机厂提供的单元电路原理图、设备负载及特殊系统对配线连接的要求来进行下面的工作:
(1)电线束保险的正确选用
2)根据负载计算及主机厂采用的标准确定导线的规格。
3)继电器的正确选用
(4)接插件的选择及定义。
〔5)整车电源分配
6)接地回路分配。;
①提供接地分配的分析报告
②提供接地回路列表
(⑦)根据主机厂要求的设计软件或数据格式出图
10)电线束3D布线
(1)主机厂提供电线束布置所需要的3D数模
(2)主机厂提供车身布置、布线的约朿条件。
(3)根据已划分的电线束进行3D布线
(4)确定卡扣安装及支架的设计,电线束的外观保护
(5)结合电线束设计软件进行电线束布置及仿真分析
由于主机厂通常需要提供几介方案,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架构方案是否可执行。
①硬件成本:ECU的数量、电线束的长度网络的数量接插件的数量。
②开发成本:零件的共平台性和沿用性。
③生产成本:可制造性
④保修成本:可靠性、可维护性,
⑤性能:响应时间。
⑥其他条件:重量限制等
权衡各种评估指标,选择最优的架构设计方案。